欧盟正式对中国光伏企业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
近年来,佛山多个产业遭遇欧美等各国“反倾销”、“反补贴”调查。2004年,共有16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发起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及特保调查57起,涉案金额共12.6亿美元,家具、家电、纺织、陶瓷、居家用品等领域均被波及。
在佛山五区中,三水分布着陶瓷、铝型材、光伏等多个制造业项目,这些“贸易战”或多或少对三水产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2010年,澳大利亚针对中国铝型材提出“双反”,佛山共有85家企业涉案,涉案金额达2500多万美元。此时,佛山多家铝型材企业已将生产基地迁至三水,铝型材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铝型材出口情况与三水经济息息相关。
当年,包括坚美、广亚、兴发、澳美、银一百等共11家佛山铝企通过积极应诉,取得中等程度税率裁定,为反倾销幅度6.1%、反补贴幅度6.4%;其他未应诉企业被裁以更高的税率,为反倾销幅度25.7%、反补贴幅度18.4%。
2010年4月,美国对中国铝型材发起“双反”案。9月,美国先作出反补贴初裁,对广亚、佛山广成、广海、肇庆新中亚等主动申请接受调查并应诉的铝企业,征收的反补贴税率为6.18%—10.37%。2011年,美国商务部对国产铝型材作出终裁,反倾销和反补贴税最高分别达到33.28%和374.15%。
三水的陶瓷行业可能是受“双反”影响最大的一个产业。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佛山众多陶瓷企业纷纷将生产基地移至三水。与铝型材一样,陶瓷也是三水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且众多产能面向海外。
2011年9月,轰动一时的欧盟对华瓷砖反倾销案件有了结果,国内除6家企业获得了26.3%—36.5%不等的单独税率外,近百家陶瓷企业获得30.6%的平均税率,其中包括来自三水的欧文莱、欧神诺、宏源、惠万家、金牌等数家在当地乃至全行业富有影响力的陶企。国内建陶行业其他企业将被征收高达69.7%的惩罚性关税。
链接
光伏“双反”备忘录
2011年10月,德国企业SolarWorld美国分公司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和美国商务部提出申诉,要求对中国出口的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一个月后,美国商务部正式对中国输美太阳能电池(板)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
次年1月,美国商务部对华太阳能电池(板)“双反”案作出初裁,决定将在今年3月2日初步裁定反补贴税率后,向前追溯90天开始征税。5月,美国商务部作出对中国太阳能电池和组件反倾销结果的初审,征收高达31%—250%的反倾销税。
两个月后,中国商务部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调查,对原产于韩国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进行反倾销调查。同月,德国企业Solarworld向欧盟委员会提交申诉,要求对中国光伏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
9月6日,欧盟正式对中国光伏企业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
9月12日,印度反倾销局称,已收到印度业界申请,对原产于马来西亚、中国、中国台北和美国或从上述国家和地区出口的太阳能电池组装板或部分组装板进行反倾销调查。
|